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
“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加强锻炼以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激情与梦想,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特制订如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优化课间操时间空间、内容与结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且自觉锻炼,同时优化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展其育人育体的效益。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始终坚持育人宗旨,以此陶冶学生情操,坚定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锻炼习惯的养成。遵循教育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
2.全面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学生科学锻炼等手段,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校特色项目的训练,提高我校的体育运动水平,促进我校体育在更高层次上普及。
4.安全性原则
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健全安全预警机智和应急机制,提高学生自救能力,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管理
组 长:沈莉芳
副组长:蒋明祥、谢建军、周小明
组 员:年级部主任、副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体育任课老师
四、实施内容
(一)体育教科研:每学期制定好教学、教研计划并落实,每位教师应认真备课,严格按计划实施,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每学期每位体育教师开1-2节校内研究课,组织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和各项培训工作,按时完成论文和课题相关工作。
(二)大课间活动: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每天上午的9:30-10:00进行,地点在学校田径场。内容:中长跑运动。要求各班带班老师亲自组织、管理。班级活动时遵守纪律,无安全事故。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安排初一、初二、初三大课间田径场跑步。图1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大课间安排示意图。
|
|
图1 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大课间安排
(三)课外活动:利用课后延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严格按照学期初指定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在无体育课的当天安排课外活动,课时排入学校总课表。共有两片篮球场、一块田径场,活动项目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等。每个班级每次活动安排两个活动项目,以后的活动项目每周轮换。
要求:1、各班正副班长和体育委员在第七节课后,到田径场器材室登记领取、分发各自班级的活动器材、课外活动结束前五分钟听到哨声后收齐本班活动课器材,归还器材室。
2、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要穿运动鞋,不得携带坚硬、锋利的物品。
3、活动时量力而行,如有身体不适或者意外伤害发生,应及时告知带队老师。
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发和实施,结合本校特点,开展冬季三项、排球、篮球、校园足球赛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体育锻炼成果。
(四)社团活动:为丰富学生校园业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初步形成某些特长,学校暂设体育社团分别是田径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社团活动利用周二、周三延时服务时间,面向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每个社团15-25人左右,地点为学校的田径场、足球场以及风雨操场。学校九月中旬左右在全校举行社团成员选拔活动,即社团报名活动,报名结束后,各社团自行展开活动,随时可以参加学校以及吴江区的各项活动,譬如吴江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校田径运动会、吴江区中学生足球联赛、冬季三项比赛、吴江区中学生篮球联赛等。
(五)年度体育运动会:11月上旬举行吴江区田径运动会,赛前通过体育老师推荐、田径社团队员自荐,选拔田径参赛队队员;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告知每天接送孩子时间。按田径比赛通知,网上报名参赛项目,并在指定时间、地点办理运动员参赛证。赛中根据秩序册安排,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做好热身、检录、比赛等工作。赛后带领学生回校,叮嘱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做好假期作业。
学校运动会开展情况:10月上旬,我校召开第24届田径运动会。校长室提前排查特殊体质学生,协调比赛时间与学生午自修、就餐、放学时间、后勤保障等。德育处选定学生志愿者,维持纪律。总务处布置警戒线和比赛器材。体育组负责秩序册编排,人员分工,与校长室、德育处、总务处沟通协调。
(六)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制定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继续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统一测试时间。定时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及时上传有关数据,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力争全校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七)竞赛工作:制定学校体育竞赛计划。特别是冬季二项的体育锻炼——跳绳、踢毽训练,制定选拔方案:校内比赛——以班级为单位,班内选拔,结合体育任课教师意见后报名,每班每个项目报2男2女参加比赛,各班体育任课教师做好赛前辅导工作,班主任提醒报名学生按时参加比赛。校内比赛结束后,筛选出跳绳、踢毽成绩好的同学,在大课间统一安排一位体育教师,进行集训。
(八)教师专业发展:执行教育部2014年(3)号文件精神,落实体育教师待遇:学校充分考虑到体育教师的付出,全面执行上级关于体育教师相关福利待遇要求,重视体育服装费、训练补贴等费用的正常发放,体育教师在职称和评优推先等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同时,学校还把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折算成工作量,支持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报销相关费用。
(九)场地器材管理: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
六、实施保障
1、在活动中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参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主要负责班级学生,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性比较强项目,学校行政领导负责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等,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以运动场为主(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一般的活动器材由体育组专职教师负责发放,较重或大的器材(如大的垫子等)由总务处安排后勤人员进行搬运。
3、学校高度重视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坚持开学初进行体育运动安全宣传活动。德育处、团支部坚持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并通过班主任会提醒各班利用好晨会、班会的时间和黑板报、墙报等阵地,帮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总务处要定期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排除安全隐患。体育教师要经常普及安全知识,课前梳理安全隐患。学生应遵守相关的校规校纪和运动规范,比如大课间必须沿规定线路慢跑入场,严禁推搡、打闹等现象。如发生安全问题,应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安全事故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为确保本项活动顺利进行,每学期由教导处组织对各级部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成绩纳入对班级考核评价。
震泽初级中学
2022.09
- 上一篇:健康知识||新生入学为啥要筛查肺结核?
- 下一篇: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秋季开学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