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初级中学2023-2025年蚕丝文化特色课程建设规划(讨论稿)
(2023-2025年)
为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品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决定开展“蚕丝文化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如下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建设课程基地的精神要求,以创建“蚕丝文化课程建设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所处地区的行业优势,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有机整合,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乡土文化认同为目标,进一步拓展蚕丝文化校本项目在我校的发展空间,开发符合本乡、本土、本校的蚕丝文化系列校本课程,逐步提升学校办学的效益。
2.工作目标:(1)通过蚕丝文化课程建设,让初中学生充分了解震泽蚕丝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逐渐认识本地资源的丰厚,继承蚕丝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通过蚕丝文化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及欣赏、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强化课程基地的硬件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蚕丝文化课程”硬件保障,形成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全程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课间活动、课后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添加蚕丝文化元素,拟重点完成以下建设:
1.学校蚕桑种植园。主要涉及:(1)男生宿舍前空场地桑树地的更新(2)学校桑树园的桑树种植数量补种 (3)学校桑园的管理与维护
2.学校养蚕专用室。主要涉及:(1)养蚕专用设备的购买与配置(2)饲养蚕宝宝科学管理的方法(3)养蚕专用室管理与维护
3.学校蚕丝陈列馆。主要涉及:(1)震泽地区蚕丝历史展示(2)震泽地区蚕丝习俗展示(3)养蚕过程展示(4)蚕丝现代产业经济展示
4.蚕丝文化教学专用教室。主要涉及(1)专用教室的设备购置(2)专用教室的教学环境布置(3)专用教室的管理(4)蚕丝教学与学科的关系探究
(二)优化课程基地的实施环境
课程实施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具有推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实现育人目标,促进课程标准实施的功能。为此,学校建设措施如下:
1.规划教学专门场所,优化课程实施“硬”环境
(1)完善育英楼底楼4间养蚕室、剥绵、拓染等专用教室。
(2)与太湖雪、慈云蚕丝被厂一起合作,共同设计,巧妙安排、组合蚕丝文化开展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设备与场景。
2.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优化课程实施“软”环境。
(1)与震泽镇慈云蚕丝被厂、震泽辑里、太湖雪等企业共建课外活动基地,并进行充分利用开发。
(2)与吴江区震泽蚕桑站、震泽农机博物馆、众安桥村等单位共建社会实践基地,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
(三)开发蚕丝文化系列校本课程
蚕丝文化校本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在遵循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与创新精神以及简单易行的原则上,开发2个蚕丝系列(跨学科)校本课程。
(四)建设自主合作学习的互动平台。
丰富蚕丝文化主题网站,设立蚕丝风俗、养蚕、蚕丝被制作等专栏,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成立与蚕丝文化相关的、包括地理、历史、植物、诗文、民俗、生态等领域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考察、验证、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进行跨学科学习。
三、工作开展进度与时间
2023年9月—2023年12月:制定初步建设规划,做好完善工作。
2023年12月—2024年6月:培训相关教师与人员;开始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相关课程教学活动。
2024年7月—2024年12月:蚕丝课程跨学科设计,致力于课程资源的相关开发与教学实践。
2025年元月—2025年12月,蚕丝2门系列校本课程开发,总结“蚕丝文化”的课程建设成果。
四、保障措施及相关规定
(一)成立“蚕丝文化课程”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规划、评比等工作。
(二)震泽辑里蚕丝被厂、震泽慈云丝绵被厂、苏州英宝丝绸有限公司、太湖雪、农机博物馆等与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为我校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研究和课程开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
202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