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十月防病提示来了,这些疾病请注意!
日期:2024-10-08 09:01:27  浏览量:0

时值金秋,气温转凉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此时,大家应重点防控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性腹泻等疾病。

一、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临床症状不一,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严重者表现为高热、痉咳、肺炎等,预防肺炎支原体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以及环境通风。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临床表现为从无症状到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样、肺炎等,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以上,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发热可持续23周,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常在正常范围内,分类以中性粒细胞或嗜酸粒细胞稍增多。

肺炎支原体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更甚。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3-15岁,以幼儿和低年级儿童多见,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主要病原,可引起局部流行和小规模暴发,极少数支原体肺炎重症患者可致死亡。

文献资料显示,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季节北方城市主要在秋冬季,南方以夏秋季为主,我省多年监测资料显示秋季为流行高峰期。

防病要点

预防方面,尚无可用的疫苗,非特异性措施包括:

1. 流行季节加强学校和家庭等室内通风,儿童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

2. 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去过公共场所后,应认真洗手、洗脸,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

3. 学校、幼儿园也要注意室内通风,一旦有孩子患病,尽量居家休息、治疗直到症状消失。

4. 儿童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二、流行性感冒(流感)

秋季天气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加大,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肠不适。一般情况下,病程一周左右,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部分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往往引起重症甚至死亡。

防病要点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于每年9-10月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在流动水下洗手,持续至少20秒。外出回家后先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轻掩口鼻,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

4.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必须接触时,应配戴口罩。

5.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停课或离开工作岗位,避免接触他人,及时就医。

三、病毒感染性腹泻

进入10月份,天气气温、湿度变化频繁,敏感人群抵抗力易受影响,叠加国庆长假后效应,学校、托幼及养老机构等敏感人群聚集场所极易暴发诺如病毒群体性感染事件。

诺如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大约12-48小时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症状。

防病要点

1.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重视饭前便后洗手等日常生活细节。

2.防范病从口入,重视食品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

3.出现不明原因呕吐后,应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被污染环境表面和衣物。

4.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与进食有关的胃肠症状,应停止继续进食同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5.怀疑食品安全问题请拨打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15

来源:江苏疾控



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官方微信
校址: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太平街庄桥河西9号
邮编:21523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电话:0512-63771026
传真:0512-63771026
管理入口苏ICP备2022047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