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组三年规划
(2023-2025学年)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此,我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坚持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整体规划,进一步树立“以校为本” “以人为本”的培训思想,以教改为动力,以案(课)例研究为载体,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学习型教研组,造就新型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以《新课程标准》依据,以“减负增效提质”目标,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建立学习型合作型教研组,造就新型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英语组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是发挥团队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全体教师的融合和协作下,形成本教研组独特而积极的文化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教研团队;实现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深化英语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并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全面加强和提高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水平的同时,着力促进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以上述总目标为基础,我们将在这三年期间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完善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使教研组活动体系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效率与质量,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沟通。
2、进一步完善教研组成员的构建,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和专业水平,完成新老交替,使教研组、备课组成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佳组织结构,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功能,促进教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进一步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指导与管理,确立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的备课组活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4、树立科研意识,以英语学科学期课程统整的编写为契机,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5、构建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完善英语组教学资源库,不断完善更新教研组的博客,使之真正成为校内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三、基本思路
1. 加强理论学习,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研究、合作、反思。发挥组织学习功能,把学习作为一种内需。
学习型教研组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拥有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拥有学习共享和互助的心理氛围。因此,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功能,使教研组成为学习的组织,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抓好常规教学,发挥指导、激励功能。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应让“备”、“评”、“查”、“赛”、“析”、“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行动研究,实现行为转变。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这种学习和反思很大程度上需要教研组提供的平台。
2. 完善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
1)建立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共享资源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
2)细化教研专题,提升校本教研实效
确立合适的教研专题和内容历来是教研组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操作环节。在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时,可先进行研究专题的征集调查。例如,“科学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这一研究专题进行细化:可进一步确定的具体问题有:“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是如何表述的”、“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何联系与区别”等。专题细化之后,还要进行筛选,确定与专题联系紧密的关键问题,制定出研究进度表,确保专题研究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从而克服校本教研浅尝辄止和随意化的弊端。同时,对专题的细化处理,还要围绕“过程和实效”进行剖析,通过研讨,让组员明白:在活动实效方面,研讨课是教学研究的平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在过程实施方面,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听课要带着问题去听,这样的听课才有明确的目标方向。
3)重视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的重点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研要引导教师在规范教学常规中去构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抓规范施教,落实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批改、评讲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
4)深化研讨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个优秀的教研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集体备课,我们努力深入地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合课程资源,形成教学方案,从而带着思想、思考、思路参加集体备课;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出一条较合理、有创新、可操作的教学思路。在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学情特点、学习感悟及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在教案旁作旁注,可以增删教学环节,更换教学方法.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震泽初级中学英语教研组教学计划
1) 各集备组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集备组长认真组织好每周的集备活动,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包干制,写好集备记录。集备要事先定好主题,有针对性,注重精细化,注重集备实效性。结合区片大集备,一个单元的每一课分专人编写教学案、课件、学案,做到质量高、实用性强,然后每一周由主备人整理、修改本单元教案、学案、课件,拿出备课中注意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进行二次整理形成电子通案。各位老师认真写好每周一个精品案。集备组还要把好练习关、试题关,各级部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检测,并做好每次质量检测分析,及时交流经验,解决疑难问题,尽可能缩小班与班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提高优秀率方面有得力措施(如分层布置作业,老师单独批改,个别辅导等)。
2)我们学段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差,成绩较好的学生也缺乏灵活解题的学习能力,面对现实我们应该做的是少发牢骚,多想办法。每次集备把研究学生作为重点,结合我们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风气上大做文章,要注重情感投入,从关注学生在上课、听讲、作业、自习等各个细节上入手,(如作业批改要给予鼓励激励性的评语,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多表扬少批评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信心,严格要求,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风气。各位老师要做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详细计划,最大限度提高。
4、打造高校课堂,上好每一节课,确保45分钟课堂教学高效率。
1)结合吴江区“乐活教学”要求,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努力做到1.老师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带动起每一位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同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2.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运用小组合作组织教学时,注意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关注问题预设与问题生成的真正探究价值,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课堂活跃。3.关注学生听课状态,让学生紧跟着老师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和驾驭能力,重点抓好三个步骤:课前精心备课,课堂认真实施,课后抓牢落实。重点做好几个点:1)、课前有准备,2)、课上有激情,3)、教学有节奏,4)、练习有目的,5)作业布置有层次,6)课后有反馈,7)、词语过关天天有。
3)建立本组(由出示过区市公开课的老师和集备组长组成)听评课智囊团,结合学校开展的“三课两会”活动,在各集备组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全体组员参与听课、评课,然后各集备组推出一或两人参加组内重点课题研讨课的选拔,智囊团集中听课,评课然后选出优秀选手参与学校公开课的评选,目的在于增强老师们的竞争意识,提高出课质量,提炼有效的教法、学法加以推广,形成新的课型模式。
4)、结合学校计划做好校本课程的宣传,申报,辅导和评价工作。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可选用全体学生参加、部分选拔、学生自愿等形式实施校本课程。七年级主要进行词语竞赛、英语交际用语对话;八年级主要进行英语模仿秀、英语短剧表演;九年级主要进行英语朗诵、英语演讲。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亲自感受英语的魅力。
5)、认真参加区片、市的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讨论、教研,把握教改动向。大力提高本组老师的竞争意识,借助我校为老师们提供的平台,鼓励老师们走出学校,走出区片。
2023学年英语教研组规划落实年度总结(英语)
一、上课:
(一)亮点(有效做法):
1. 教师基本功较好,能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多层次的实践活动,师生互动好,学生参与积极,语言训练充分。
2. 结合单元主题设计语法活动,避免了内容的零散。
3. 尝试开展小组合作,有助于同伴间相互学习和探讨。
4. 学生参与量较大,学练结合,注重语言的实践性。
5. 教师准备充分,上课思路清晰,PPT内容丰富,容量较大,能开展一些听、读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
6. 尝试课外阅读,引用新鲜英语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7. 目标设计准确、板书清楚,基本功比较好,教学设计有自己的思考,较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
8. 上课环节清晰,通过学习范文、搭建框架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9. 教学设计认真,文本梳理清楚,用时间轴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用复述和采访等方式提供学生语言实践和内化的机会。
10. 扩充较多图片以拓展学生对艺术形式的了解,学生以pair work 形式自由编对话,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二)不足:
1. 上课过于机械,以完成教学为主,学生参与度略差,调动学生手段不足,课堂目标达成度不够。
2. 重语言形式,轻语言意义,学生机械记忆的多,灵活运用能力弱。
3. 未能突出课型特点进行教学,语法课要加强学生的口、笔头训练,以说带写,多说以增强语言运用的流利性,适当的写以检测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4. 教学思路不够清晰,环节间逻辑性不强,注重学,忽视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
5. 侧重“教”的环节,“练”和“用”的环节开展得不足。
6. 学生参与形式单一,多集体回答和个体回答,对子活动和小组活动使用不充分。
7. 学生对pair work、group work 不熟悉,要尽早开始对初一学生的课堂用语训练,并给定时间进行语言操练。
8. 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不能有效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时间不紧凑, 作文环节无反馈。
9. 学生互动时间少,没有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活起来。
10. 教学设计没有突出听说课型的特点,学生集体回答过多,与学生互动不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1. 教学目标达成度不够清晰,不能结合学生实际突出思维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不足。
二、备课、作业等
(一)优点:
1. 有课时作业、有单词默写,抓学生背诵。有错题本。
2. 课时作业能及时批改,学生有订正;有错题本、单词默写本。
3. 二次备课有详案,有课后反思。
4. 备课组活动正常。作业以年级组统一布置,略分层。
5. 语言基础知识抓得扎实: 背诵有记录,短语、句子每天要默写。
6. 发挥备课组作用,同年级内作业布置统一。
7. 课时作业、每日默写等编写清楚,批改及时。
8. 备课认真,教案详细,能结合课堂实际进行教学反思。作业及时批改。
9.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有学生课外阅读记录材料。
(二)不足(重点问题)
备课:
1. 有二次备课,对研学案有调整,但如果仅仅是减少内容,是不利于整节课的逻辑性的。
2. 只有课件稿,没有备课笔记,无详案。
3. 同年级内教学进度不统一,开展活动不够统一。
4. 只有研学案,没有备课笔记,不利于教师文本的深度解读和教学环节的进一步思考。
5. 备课不完整,单元复习课没有教案,第五单元新授课缺3个教案。
作业:
1. 作业有不全批的情况,如一半同学批左页,一半同学批右页,虽能了解到作业的大体错误情况,但不能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
2. 作业批改无等第,无日期。
3. 有少量作业未批。
4. 作业量少,课时作业布置不清楚,批改少,尤其像翻译句子等容易出错的部分。5. 学生作业无课题,教师批改无日期和等第。
三、改进建议
教师基本功:
1. 教师上课激情再提高。要靠教师的热情打动学生,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带动学生,使学生整节课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2. 提高课堂的把控能力,不仅上得“实”, 还要上得“活”, 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激活学生英语学习的状态,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 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在借鉴研学案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目标导向:
4. 根据学生基础,设定课时目标,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困难处用力,并注重目标的达成。每节课有当堂检测。
5.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多用对子活动和小组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文本解读:
6. 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要加强文本解读能力,确定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活动设计的层次性。
7. 突出目标导向原则,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成学生当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8. 加强当堂目标达成的检测度,增强教学目标达成意识,使每个学生当堂课有所学、有所获,并促成学生英语学习的驱动力。
9. 文本解读再下功夫。课型定位要准确,把握语篇类型,确定语篇重点,挖掘教材内容的涵义,以使教学活动更具逻辑性。
10.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当堂目标的达成度,以目标导向进行逆向设计,突出活动的渐进性和层次性, 并促成学生当堂输出。
教学活动:
11. 教学内容的改进。要从学生开始,导入到文本,再回到学生的思路,活动内容不仅重语言知识,更重语言意义,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运用。
12. 基础知识再抓牢。尤其对于普通班学生,基础要扎实,如单词拼读、听力练习、朗读训练等,要设计一定量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巩固,还要创设情境,进行语言的真实运用,并以说带动写,作当堂的反馈。
参与方式:
13. 学生参与方式的改进。对子活动和小组活动开展得比较机械,要增强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意识,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方式,以使学生进入参与状态。
14. 学生活动形式更丰富。避免过多集体回答,采用个体、对子、小组等都能兼顾到的活动形式,增强学生参与的机会,扩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15. 学生参与机会再增加。要用好对子活动进行语言的巩固训练,用好小组活动进行语言的真实运用,通过对子和小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16. 加强pair work、group work等活动形式,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备课:
17. 五年内上岗教师备课要有详案,要梳理出每个教学步骤的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
作业布置、批改:
18. 作业批改要有日期和等第。
19. 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探索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的针对性及反馈的及时性,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20. 加强校本教研,通过教研组内听评课活动,引导教师深耕课堂,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学生有效互动的能力。
21. 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使教师互帮互促,形成更良好的教研氛围。
22. 形成更良好的教研团体,老教师、骨干教师带好新教师,年级组内及进度、活动相对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