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初二同题异构展示课活动
吴川懿老师和沈忠良老师在初二年级开设题为《分式》的公开课。两位老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值,以及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整堂课中老师们巧妙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吴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并敢于质疑既有观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塑造了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沈老师的授课风格生动且富有启发性,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平台。
两位老师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在备课和磨课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分享了其中的点滴与感悟。参会的老师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评价,各抒己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展示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智慧和创新实践,也为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思考平台。大家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互动等多个维度展开了热烈讨论,旨在共同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概念教学质量。这种开放式的交流氛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启发。
新教师感悟:
吴悠:吴老师这一节《分式》舍弃了成形的课堂框架,尝试了无学案式的代数概念教学,大部分内容通过师生互动由学生自己生成,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不过教师的主导可以更多一些,引导课堂走向。
赵紫奕:沈老师概念探究的清晰明确,练习讲解的细致到位,数学思想的贯彻渗透,课堂对学生的放手与积极性的调动,学案问题设置的留白等等,都是我此次活动收获的感悟,受益匪浅。沈老师和吴老师的课堂蕴含了他们对本节数学内容的思考,展示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体现了数学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于我而言也是一次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将所学所悟运用到自身的每一堂课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